文革受难者张为申和谢瑞瑾

作者:王友琴

 

 

            王友琴对《黄万里研究基金》的主持人黄肖路为本文收集资料及修改的工作表示感谢。

 

张为申,1909年生,苏州人,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在清华任助教,与谢瑞瑾女士结婚,张 曾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他得到奖学金到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留学,学习生物化学。1950年6月他取得博士学位。1951年他回到中国。先在西北农学院工作,后被借调到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1957年正式调到北京,担任了中国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所长。他参与和领导 了在中国大批量生产制造青霉素,也制造了链霉素,土霉 素,红霉素,还试制了灰黄霉素,巴龙霉素和卡那霉素。 我们都知道抗菌素是非常有用的药物,大概每个人现在活着的人一生中都服用过抗菌素。对医药业和中国人健康的重要贡献是无可怀疑的,这些抗生素挽救了成千上万中国人民的生命!张为申是永垂不朽的!

 

恐怖的血腥的红八月

 

1966年文革开始。8月,红卫兵组织织广泛建立,暴力行动大规模升级。

8月5日 北京师大女附中的学生打死了卞仲耘副校长。卞仲耘是北京市第一个被红卫兵打死的教育工作者。

【1966年8月5日那天下午两点,女附中高一和初二的一些学生在烈日下游斗校领导卞仲耘、胡志涛等人,经过四、五个小时的殴打和折磨,遍体鳞伤的卞校长终于惨死在自己的学生手下。她那年刚满50岁!】(摘自《60年代丨罗治:一张别致的照片,一段难忘的记忆》)

8月18日,毛泽东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接见、检阅红卫兵。

毛泽东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接见、检阅一百万北京和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

师大女附中的红卫兵代表宋彬彬给毛泽东戴上了红袖章(“这个用卞仲耘的鲜血染红的红袖章”——卞仲耘的丈夫王晶垚如是说),毛泽东对宋彬彬说:“不要彬彬,要武嘛!” 这是毛泽东赤裸裸地向全国的红卫兵发出的暴力与杀人的号令!这是伟大领袖的最新最高指示!就这样,恐怖的血腥的红八月闪电似地传遍全中国。

8月18日以后的日子里,8月23日后,北京每日打死人的数字达到两位数和三位数。

在北京,内部统计,从八月下旬到九月上旬,有1,772人被打死。文革结束后《北京日报》公布了这个数字1,772人,但是没有公布受难者的名字,也没有处罚打人者与杀人凶手。多年来,我采访文革经历者,收集文字资料,做了调查和记录。有关情况,可以到我的网页上观看。

8月中旬,张为申在工作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抗菌素研究所受到“批判揭发 ”,在这恐怖的血腥的环境中,1966年8月28日,在北京天坛附近的抗菌素研究所,张为申和妻子谢瑞瑾一起在家中上吊。他们的门上有气窗,他们用绳子系在气窗框上。夫妻两人用的是一条绳子,但是张为申掉了下来。他赤脚站在金属暖气片上,抓住台灯电线,触电身亡。

张为申死时57岁。在美国,所有的博士论文都保存着。图书馆员很快帮我找到了他的论文。想到他已经去世55年,几乎无人知晓,特别令人悲哀。

三十年来,我一直收集文革受难者的名字。我听说过他们夫妇的死,可是无从知道他们的名字和死亡日期,他们的工作单位也改了名字。2021年1月,我联系到了宋铭恩先生,宋先生是张为申的妹妹的孙子。他是在他的舅公舅婆去世后才出生的, 宋铭恩为记念他的舅公张为申付出巨大的努力。我对宋先生的工作十分敬佩,因为我自己的经验让我了解到调查书写文革历史的艰难。

2500多年前,孔子路过泰山,听到哭声,让学生子路去看发生了什么。原来,痛哭的妇人的公公、丈夫都被老虎吃了,现在儿子也被老虎吃了,所以哭得非常悲痛。孔子问,那你为什么还住在这里?回答是,这里没有苛政。

于是,孔子对学生说了那句非常有名的话:苛政猛于虎。

张为申夫妇的死,在我心里引起的第一句话就是:文革猛于虎。

在我的《文革受难者》书里,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夫妇一起“自杀‘的案例。

可能很多人读过鲁迅的小说《药》。一对贫寒老夫妻的独生儿子得了肺结核,当时无药可医,所以买“人血馒头”吃(当时有些人认为肺结核病患者吃沾了人的热鲜血的馒头的“人血馒头”可被治愈。)但是这对老夫妇的独生子还是死了。现在说的“人血馒头”就典出于此。

鲁迅去世以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发明了抗菌素。抗菌素能治好肺结核。抗菌素的发明者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是,为中国制造抗菌素的人却被文革害死了!

这里还要指出,就在张为申家的楼下, 曾住着另一位伟大的细菌学家、免疫学家汤飞凡。汤飞凡(1897年7月23日-1958年9月30日)是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首届学生、北京协和医学院细菌学系学生。1925年, 汤飞凡获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奖学金, 到美国进修,就读于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菌学系,师从著名细菌学家秦瑟(Hans Zinsser)。1929年 回国,任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今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前身)副教授、教授、细菌学系系主任。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出任中央防疫处处长,首创中国微生物学研究基地。

之后汤主持创建了中国最早的抗生素生产机构、第一个实验动物饲养场、中国第一家生物制品检定机构,领衔研发生产了国产狂犬病疫苗、白喉疫苗、牛痘疫苗,以及世界首支班疹伤寒疫苗,成功遏制了1949年张家口鼠疫的蔓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防疫处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生物制品研究所,汤飞凡继续任所长。后又组建成立了中央生物制品检定所,他兼任首任所长,更主持制订中国第一部生物制品规范—《生物制品制造及检定规程》(草案)。1955年分离出独立的砂眼病原体——砂眼衣原体(CT, Chlamydia trachomatis)。同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1958年,汤飞凡在紧随“反右派斗争”的 “拔白旗”运动中因为不堪受辱,于9月30日凌晨“自杀” 。在这里加上引号,因为这根本不是我们在平常意义上说的“自杀”。他在他家中的床上吊死了。

1981年,国际沙眼防治组织授予汤飞凡金质奖章,以表彰他在砂眼症研究领域的重大贡献

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1992年11月22日,中国发行了一套包括汤飞凡教授的“现代中国科学家”纪念邮票。

汤飞凡与张为申一样,对医药业和中国人健康的重要贡献是无可怀疑的,是永垂不朽的!

在家喻户晓的《三国演义》里,曹操杀了良医华佗,曹操遗臭万年!

 

张为申曾和他的老师高崇熙教授合作英文论文。高崇熙(1901.09.24——1952.02.12)

是中国无机化学研究的开拓人之一 ,也是清华大学建校最早的教授之一,曾任清华大学化学系系主任。 高崇熙一生,发表重要论文30余篇。他的学术生涯与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建立和发展密切相关。在短短的50年人生中,他在清华大学从教25年。

高崇熙在1949年前后,还从事过硬质玻璃的研制,并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为北京玻璃厂奠定了这方面的技术基础,进而实现了硬质玻璃化学实验仪器的国产化,结束了我国完全依赖进口外国硬质玻璃化学实验仪器的历史。

高崇熙在我国化学试剂生产和硬质玻璃生产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1901年9月14日 出生于山东省济南市。

1919—1922年 在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学习。

1922—1926年 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攻读化学,获博士学位。

1926—1937年 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兼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

1938—1946年 任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教授。

1946—1950 任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兼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

1950—1952年任北京新华试剂研究所所长。

        1951--52年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高崇熙受到不可忍受的冲击。他服了氰化物,   去世了。

文革和之前的“政治运动”杀害了医药学家张为申和汤飞凡和高崇熙,这些作恶者也是遗臭万年!

在我的2004年出版的书《文革受难者》中,有659名受难者的名字和他们的受难经过,在2019年翻译出版的日文书中,增加到850名。

几年来有人试图否认这些受难者的存在。他们说我写的是“故事”,不是“历史”。“故事不是历史”成了一种“新理论”。

今天,为了写文革受难者张为申和谢瑞瑾,我写出并引出:

一.文革受难者张为申和谢瑞瑾的故事。

二.1966年8月5日, 北京师大女附中的学生打死卞仲耘副校长的故事。

三.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给宋彬彬改名“不要彬彬,要武嘛!”的故事。

四.宋铭恩先生(张为申妹妹的孙子)的故事。

五.细菌学家、病毒学家、免疫学家汤飞凡的故事。

六.中国无机化学研究的开拓人之一高崇熙的故事。

七.提到“三国(公元220年-280年)”时代,因杀害了神医华佗而遗臭万年曹操。

八.2500多年前,孔子的“苛政猛于虎”的故事。

九.100多年前,鲁迅的小说《药》里的“人血馒头”的故事。

 

以上九个故事,都是发生於2500多年前到今天的历史。两千多年以来,正是这些血淋淋的故事活生生地记录了这段历史;也正是这些血淋淋的故事活生生地记录了1966年恐怖的“红八月!”

“故事”记录了“历史”,“故事”是故事,“故事也是历史! ”

让我们记住文革受难者,让我们记住历史上所有的受难者。

谨以此文纪念恐怖的“红八月”55周年。

 

   写于2021年7月17日

 

 

 

 

 

 

 

 

 

 

 

—— 本站首发
本站刊登日期: 2021-07-25 15:14:15

关键词: 张为申,谢瑞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