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母亲王凌云纽约追思会:大时代下的共识

作者:王允
王丹母亲王凌云纽约追思会:大时代下的共识
王丹母亲王凌云

六四学运领袖王丹和多位海外民运人士周日(2月13日)在纽约为王丹母亲王凌云举行了追思会。王丹向本台透露,他母亲是六四学运的实际参与者。



王凌云去世已经一月有余。王丹在母亲去世当天(12月28日)曾通过脸书、微信等社交媒体发出讣告,痛诉,“这个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这个世界上我最敬爱的人”去了。

但在周日追思会的参与者看来,王丹显得相对平静。

王丹在会后这样向本台解释他的平静,“其实她在去世前几年就反复跟我说,她这么大年纪了,随时都有可能走,一旦走了,让我一定要坚强。我的内心当然是非常悲伤的,可是如果我表现得很崩溃,就是对不起她对我的叮嘱。”

追思会现场。中华学人联谊会提供
追思会现场。中华学人联谊会提供

同病相怜

追思会借纽约法拉盛喜来登酒店举行,来了约20人。同为学运领袖的吕京花也在现场,她表示理解王丹的坚强及其背后的遗憾,“今天在追思会上我是有点感慨,我在会上也谈论了,作为一个流亡人士,在中国大陆这种背景下,如果你的父母走上最终的这条路,你不可能去陪伴,这在情感方面是很大的一种遗憾。”

吕京花母亲与王丹母亲几乎同岁。1998年,吕京花母亲在北京去世时,中国驻美国使领馆曾阻挠吕京花回国办理丧事。

“我要死了,要疯掉了,我要疯掉了。我当时是去申请签证,我带着我先生去出具护照的时候,他们把我的美国护照从那窗口里扔出来,我就抱着那个护照本在窗口那儿跟他们大吼,她说你这种情况不予处理,”吕京花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她先后求助于联邦参议员和美国工会联合会,最终迫使中国政府放行。

虽然那次回国已经过去二十多年时间,吕京花仍然记得那次短暂的回乡之旅感受到的压抑和控制,“当时是给了十天的奔丧期限,但是对我是全程24小时监控,不可以去见任何其他人。早上一出门口,一下就从旁边的屋子里出来了几个人,还有门口监控的车子里坐的监控人员就来跟踪我。”

但吕京花补充说,她能回国奔丧还算是幸运的。中国政府惯常的做法是不准许海外流亡异议人士回国探亲,或为亲人料理丧事。这次母亲去世,王丹根据以往的经验并没有申请回国。他告诉本台,母亲生前曾多次叮嘱他,如果她病逝,就不要回国,因为她不相信中共政权会让他安全返美。

这一判断与追思会的组织者、中华学人联谊会秘书长金岩的观点类似。他通过短信回复本台采访时说,“像这次王丹的母亲过世而不能见上最后一面,以及前不久郭飞雄的妻子去世也未能见上最后一面,这样的悲剧还将进行下去,直到中共把权力交给人民的那一天才能结束。”

大时代下的共识

王丹对不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是早有准备的,“(我和母亲)本来就已经有高度的共识,这是面对一个时代付出的代价。所以,我母亲一直是从一个时代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的,我们生在这样的时代,出现这样遗憾的事情,这就是这个时代会发生的事情。”

王凌云去年在台湾出版了个人回忆录《走过那个时代》,回顾了从1935年她出生开始,所经历的中国现代史各个重要的历史关节,包括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

王丹说,当时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博物馆)任研究员的王凌云曾在天安门学运的高潮阶段日夜陪伴着他,“89年我绝食的时候,她就从家里搬到天安门旁边的国家博物馆,她自己就住在办公室里,就等于说是隔着一条街陪我绝食。”

王丹透露说,学运期间,在王凌云的推动下,革命历史博物馆在其中庭树立起了第一个照看体弱的抗议学生的帐篷,所以,母亲是天安门学运的实际参与者。

对于母亲的去世,王丹强调他更看重的是母亲留下的精神遗产。除了王凌云作为学者叮嘱他要终身读书之外,王丹也一直记得他因为领导学运而在中国第一次坐牢期间,母亲给他的告诫,“就是说,只要你觉得你做的是正确的事情,你就要学会调整自己,虽然那是在监狱里,但你还是要适应那个环境。就是‘问心无愧、随遇而安’,这成了伴随我一生的指导。”

他强调,母亲给他留下的阅读习惯和那八个字,这个遗产比几十亿美元、比多少豪宅都来得要珍贵得多,而且更实际的多。

 

—— RFA
本站刊登日期: 2022-02-14 07: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