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中國譜系》奏響中國的「自由樂章」(上)

作者:田牧
 
 

中國的自由之路,從五四運動以來,因為政治體制的阻攔,至今未走成康莊大道,始終是磕磕絆絆、曲折崎嶇。

前些天,接到李恒青的邀請郵件和來電:「波托馬克文化沙龍」舉辦陳奎德先生新作《自由中國譜系》講座,希望我參加,並寫篇評論報道文章。

關於陳奎德先生,李恒青有完整的介紹:陳先生是復旦大學哲學博士,曾任華東理工大學文化研究所長、上海思想家雜誌任主編。

1989年陳先生赴美,任美國波士頓學院訪問教授,美國波士頓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者,民主中國雜誌主筆,當代中國研究中心文學部常務協調人,觀察網站主編,獨立中文筆會副會長,多次被評為百位華人公共知識分子和中國百大公共知識分子,現任自由亞洲電臺中國透視專題節目主持人,智庫對話中國學術委員以及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兼縱覽中國網刊發行人和主編,作品頗豐。


参加講座部分朋友合影,左起:王安娜、鄭義、北明、李恒青、陳奎德、蘇曉康、夏業良、王丹、張毅聲、楊鹏。圖/李恒青提供

陳先生出版《自由中國譜系》新作,是一件好事大事,對我來說,也是一次極好的學習機會;點評陳先生的人格與作品,我是心餘力絀、力所難及,只能是談談自己的學習感覺感受吧,並與朋友們分享。

自由是一個永恒的話題

自由是什麼?我相信沒有幾個人能說得清楚。

人們常說:愛情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中國人熟悉裴多菲那段誓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自由既然比生命和愛情還要珍貴,為什麼不可以同樣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呢?

在我的認知中,自由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是一種意願、精神與靈魂,是不受限制、不受約束的意志和行動的感受感悟和表現表達。至於如何認知與解釋自由?真是一言難盡。

范仲淹說,寧嗚而死,不黙而生;派屈克·亨利說,不自由,毋寧死;盧梭說,人生而自由,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人的主人,反比其他一切人更是奴隸。康德說,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

尼采說,什麼是自由的保證?不再對自己感到羞恥;蔣介石說,自由這個名詞是世界上最神聖的名詞,但自由的觀念也是世界上最容易模糊的觀念。

清晰解析自由,確實難度不小,林肯的那段話入木三分「世界上從來不曾有過對自由一詞的精確定義,而美國人民眼下正需要一個精確的自由定義。盡管我們都宣稱為自由而奮鬥,但是在使用同一詞語時,我們卻不是指同一事物。」

西方思想史的自由概念,主要是由柏拉圖、奧古斯丁、馬丁路德等、及近代哲學家齊克果等思想家推動的,伴隨著人類文明變遷而升華。

自由是什麼?林肯總統這樣說:「盡管我們都宣稱為自由而奮鬥,但是在使用同一詞語時,我們卻不是指同一事物。」圖/取自百度百科

它可以從哲學範疇、法律概念、政治學、權利義務、價值觀、行為規範、思想意識、文化現象、精神心靈等各方面,去解讀與理解。所以,自古而今,每個人對自由,都有著自己的認知、理解與說法。

所以,我特別認真對待李恒青的邀請,為什麼呢?聽人講述自由,對我來說,真是個奢侈的話題。

中國文化制度歷史對自由的壓制

自由的詞匯,中國自古文獻中也有記錄。

史記有云:「言貧富自由,無予奪。」,杜甫詩云「出門無所待,徒步覺自由。」白居易詩曰:「行止輒自由,甚覺身瀟灑。」這些自由的表述,含義較狹窄,僅限於自己的行為,或者人格魅力等。

孫中山先生也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的《日出而作》歌,稱作「先民的自由歌」。

而公元前5世紀的古希臘德謨克利特,卻能提出民主制度和自由的聯系,提出在民主國家裏受窮,勝於在專制國家裏享福,正如自由勝於受奴役一樣。這裏的自由,是指政治自由。這樣的論述,讓我們看到了古希臘政治自由的萌芽。

中國自古是封建皇權統治,「自由」受到制度與文化壓制,被視為否定含意來理解和定位。

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熱血青年高舉「民主」和「科學」兩大旗幟,掀起近代中國新思想運動。圖/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是引爆五四學生運動的導火線/中國政協網

晉武帝司馬炎下詔指責王浚「忽棄明制,專擅自由」。「自由」常常被視為散漫放縱、為所欲為、擾亂秩序等,是與正統思想和正式制度相反的個體態度或行為。

自由主義在中國興起,卻是姍姍來遲。普遍的說法,追溯中國自由主義的起源,是從「五四」算起。其實在此之前,嚴復、梁啟超也宣傳介紹過西方的自由主義學理和思想。

不過學術界認為:自由主義對於嚴、梁而言,只是一種救亡圖存的權宜之計,而非終極性的價值追求。嚴、梁不是自由主義者,只能算作自由主義先驅。

按理說,從「五四」算起,自由主義思想進入國門也有百余餘年歷史了,但是中共統治下的中國,一黨專制之下,對文化思想言論的禁錮,卻可說是到了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地步。

經歷過專制與民主兩重天的感受

我的人生,一半擱在了中國,一半擱在了德國,對我來說,自由,顯然是難以割舍的話題。每個人對自由的理解與解釋,源於他的文化與環境。在我看來,自由,對生活在民主國家的人來說,是生命的一部分。有人說:自由與生命一樣,與生俱來,在獲得生命的同時,便得到了自由的權利。

我們身邊的例子信手拈來。比如:對於中國滿大街的人工智能、及無孔不入的監控,民主國家的人民是接受不了的,他們覺得政府侵犯了人們與生俱來的自由,人民的行動遭遇監視監控,這是絕不能被允許的。

還比如:這兩年新冠疫情在歐洲肆虐,政府的防疫治疫抗疫措施,始終難以貫徹,一些歐洲人義正詞嚴地強調「為了維護人身自由」,絕不願意接受政府要求的戴口罩、檢測與隔離義務等。眼下疫情更是在歐洲泛濫,政府徹底「躺平」了,疫情也侵入了我家。

疫情期間,歐美各國「反口罩」示威遊行遍地開花,「自由人權」與「公衛安全」孰輕孰重,「自由」究竟是什麼?都值得我們圖深思。/擷取法國衛視中文網視頻

還比如:俄烏戰爭爆發,中國人會研究傳統的「戰略平衡」、「地緣政治」等,分析「冷戰結束」、「北約存在」等,然後再來評判這場戰爭,結果有人支持烏克蘭,有人支持俄羅斯。但是歐洲,人們幾乎是一邊倒,一概支持烏克蘭。原因與理由很簡單,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就是侵犯、蹂躪了烏克蘭的人權自由與生命,歐洲人寧可犧牲自己的利益,也希望政府聲援支持援助烏克蘭。

俄烏戰爭,歐洲德法等國家領導人,以己之短,克敵之長,五個多月的戰爭,將整個歐洲拖累了、拖垮了,難道他們不知不曉不清嗎?不!他們在道義、平等、自由與人權上,沒有選擇,特別是新一代的年輕人,尤其支持政府的正義與慷慨。侵犯個人自由,那種抗爭,幾乎是以命搏弈。

康德不同意「自由與生命一體化」的說法,他認為:自由是唯一不源於人類與生俱來的權利,是屬於他的人性本能力量,也是獨立於意志,出現於所有人在互動其間的行為。我也想過,那麽是否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響呢?

未完待續

 
—— 台灣《民報》
本站刊登日期: 2022-08-07 15: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