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推出反胁迫工具法案 应对中国经济霸凌

作者:蔡凌

立陶宛不顾中国反对,与台湾互设代表处而引发中国强烈不满,不仅驱逐立陶宛驻中国大使并祭出一连串经济制裁措施,甚至要求跨国公司与立陶宛断绝关系,否则将被中国市场拒之门外。欧洲联盟8日公布反胁迫工具法案,协助成员国对抗第三方国家的经济胁迫行为。这一措施也被视为欧盟对中国霸凌行径的反击。

 

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8号公布反胁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法案,将赋予欧盟委员会广泛的权力,在欧盟和成员国面对经济胁迫而谈判无效后,可采取12项措施进行来反制,相关措施包括实施关税和配额、限制相关国家货品进口和投资、禁止采购欧盟出口管制的商品等。法案强调,这只会是最后手段,目的是阻吓。

欧盟指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贸易被武器化,欧盟和成员国近年成为第三国经济胁迫的目标,需要强而有力工具回应,因此决定提出反胁迫工具法案维护利益,来反制其他国家的经济胁迫。

欧盟贸易执委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表示:“我们旨在威慑,避免扰乱贸易行为,而不是加大扰乱。我们也会与其他国家携手反对这些行为,新反胁迫工具有助捍卫欧洲维持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

欧盟强调,此举发出的明确讯息就是,会坚定捍卫自身利益,而这一工具将使欧盟能够应对未来几十年的地缘政治挑战,保持欧洲的强大和敏捷。

东布罗夫斯基斯在宣布推出反胁迫工具的记者会上,还提到了立陶宛和中国之间的贸易纠纷。他表示,已接获立陶宛对中国的投诉,并透过在北京的欧盟驻华代表团收集资讯,评估可能的下一步行动;同时与立陶宛和中国联系,希望能迅速厘清事件。

继立陶宛的货物没能通过中国海关清关,立陶宛货品入关申请被拒绝后,最近中国政府还要求跨国公司与立陶宛断绝关系,否则将被中国市场拒之门外。立陶宛副外长艾德梅纳斯(Mantas Adomėnas)表示,中国向跨国公司发出了信号,如果他们使用立陶宛供应的零件和产品,将无法在中国市场售卖。

东布罗夫斯基斯还指出,立陶宛的案例“显然可以成为评估是否构成经济胁迫的一个理由”。对于新工具法案或可用来处理立陶宛和中国的争议,东布罗夫斯基斯说,“欧盟准备好对抗施加于任何成员国的、任何形式的政治压力和胁迫手段。中国和欧盟单一会员国的双边关系,会冲击欧盟与中国的整体关系。”

立陶宛外交部长蓝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之前致函欧盟,对于中国的胁迫,呼吁欧盟介入并采取强烈行动。东布罗夫斯基斯和欧盟外交及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 )8日发表联合声明,批评中国向立陶宛实施经济胁迫。声明强调,欧盟随时准备反对任何对其成员国的政治压力和胁迫措施。

声明强调,“如果所收到的信息得到证实,欧盟还将评估中国的相关行动是否符合其在世界贸易组织的义务。欧盟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在这个长期一贯的政策框架内,欧盟将与台湾在共同关心的领域开展合作和交流。”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蔡凌巴黎报导 编辑:何平 网编:郭度

—— 自由亞洲電台
本站刊登日期: 2021-12-09 18: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