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严防中国工业海啸铺天盖地而来

作者:安德烈

一艘满载数千辆比亚迪电动车的巨船“探索者一号”从深圳启航,2月底驶入德国不莱梅哈芬港时,欧洲光伏产品2010年前后被中国廉价太阳板湮没的噩梦再次降临。4月3日星期三,欧盟宣布,将对中国太阳能涉嫌获取不正当补贴破坏市场竞争展开调查。

2024 年 2 月 8 日,中国制造商比亚迪生产的电动汽车在苏州港(江苏,东部)。
2024 年 2 月 8 日,中国制造商比亚迪生产的电动汽车在苏州港(江苏,东部)。 AFP - STR

美国财长耶伦4月4日抵达中国,一位美国高官预告耶伦访华行程时表示:拜登政府担心中国过剩的工业生产对外倾销会阻碍美国相关的产业发展。耶伦将向中国政府施压,遏制其廉价产品泛滥,希望中国提振自身消费市场。

欧盟确定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从现在的22%提升至42.5%,欧盟内部市场专员布列东表示,“太阳能电池板对欧洲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针对中国的调查旨在确保我们欧洲单一市场的企业真正具有竞争力并按规则行事,从而保障欧洲的经济安全和竞争力。”

光伏电池板的快速应用得益于世界市场价格的暴跌,但同时也增加了对中国的依赖:据布鲁塞尔统计,欧盟 97% 的太阳能电池板依赖进口,其中大部分来自亚洲巨人。全球供过于求和大量进口使欧洲制造商承受着沉重的压力。

由于自身经济复苏乏力,国内消费市场疲软,中国以向全球倾销太阳板、电动汽车、锂电池“新三样”为代表的绿色产品来提升自己的经济。欧美担心正在加速实施的新能源政策将遭逢中国向全球倾销过剩能源的冲击。

“中国工业海啸”不是一个唬人的词汇,今天的中国已成为“制造业超级大国”,根据经合组织2020年公布的资料,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率35%,排名第一,是美国为首的其他九个制造业大国的总和。如果其内部消费不振,产品全球倾销,对全球产业、经济以及政治生态造成的冲击可想而知。

华尔街日报日前报道说,随着中国电动车,机械、消费者电子产品等廉价商品再度大量涌入外国市场,美国与全球经济正遭受一场“中国冲击”,而这次的冲击与上次不同,中国正在电动车、复杂机械、电脑晶片等高价值产业领域竞争。

法国世界报也在“美国和欧洲正面对中国工业海啸” 一文中指出,面对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风险,各国不得不作出调整,四面筑堤,以防洪水泛滥。现在,来自中国的工业海啸也是如此。中国电动汽车运输船在欧洲港口掀起的只是第一波浪花。在中国经济持续疲软的情况下,中国的产品,特别是能源转型技术,正大量涌入出口市场。

华盛顿、布鲁塞尔、柏林和巴黎都在敲响警钟。金融时报曾报道,由美国国际事务副部长杰伊.香博 (Jay Shambaugh) 率领的一个美国代表团 2 月初访问北京,提醒中方美国和欧洲可能被迫反击,但中国主管经济的副总理何立峰反驳称,是美国根据《降低通货膨胀法》采取的为工业提供援助的措施引爆了火药桶,还有布鲁塞尔启动的对中国电动汽车补贴的调查也在推波助澜。

法国国立工艺美术学院工业经济学讲席教授塞巴斯蒂安.让(Sébastien Jean)对费加罗报表示:“西方人确实深感忧虑。这种担忧的部分原因是欧洲与中国的贸易逆差激增,从1800亿欧元增至2019年至2022年的4000亿欧元,创历史新高。”

这一逆差唤起了人们不堪回首的记忆。2010 年前后,光伏产业在中国的竞争下一蹶不振,当时旧大陆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钢铁和造船业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塞巴斯蒂安-让解释说:“现在这种威胁更加严重,因为在此期间,中国已成为一个工业强国,在更复杂、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方面与西方国家正面竞争。中国的成功并不仅仅依靠公共补贴的发放”。

西方国家对中国制造业投资加速和产能过剩的担忧与日俱增。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产量已超过全球市场规模。2023 年,中国汽车的资本支出增长了 18%。由于中国国内消费没有增长,所有这些过剩产品都以低价出口。

一场巨大规模的贸易战能避免吗?

—— RFI
本站刊登日期: 2024-04-04 04:46:36